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2688-2022 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简称温度控制器,俗称温控器)的特性及产品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描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的试验方法;确立了家用和类似用

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的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不大于690 V、额定电流不大于63 A
制冷器用和制热器用等温度控制及类

似用途通常带毛细管的温度控制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762 标准电流等级

GB/T 24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 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 盐雾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4207—201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11020—2005 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时的燃烧性试验方法清单

GB/T 14536.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2685 家用和类似用途控制器的包装和标志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NB/T 10093 压力式温控器及温度计用毛细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力式温度控制器 pressure-type temperature control

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感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密闭空间的压力或容积的

GB/T 22688—2022

变化,经毛细管传导到弹性元件形成推力和位移,推动快速瞬动机构,达到温度设定值时,自动开闭触头

或风门,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控制器。

注: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

3.2

调整点 calibration point

对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进行校准的某一动作温度点。

注:它可以是冷点、正常点或热点,通常作为产品温度特性主要考核点。

3.3

非调整点 non-calibration point

调整点以外的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设定的其余的动作温度点。

3.4

风门全开位置 full open position

风门盖板杠杆处于上限位的位置。

3.5

风门全闭位置 full close position

风门盖板四边都接触指定基面的位置。

3.6

开点 on point;ON

通点 on point

触头接通或风门全开位置的温度点。

3.7

停点 off point;OFF

断点 off point

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位置的温度点。

3.8

开停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between ON
and OFF;DIFF

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在设定温度的某一位置,开点与停点之间的温度差。

注:开停温差也叫切换差或回差。

3.9

风门最大开距 maximum distance differential

A max

温度控制器风门盖板轴心,从风门全闭位置到全开位置的垂直距离。

注:示例见图1。

style="width:3.55322in;height:5.99346in" />

1 风门最大开距

3.10

冷点 cold(C);low(L)

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设定的最低温度点。

注:C 用于制冷器,L 用于制热器。

3.11

正常点 normal;N

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设定的中间某一温度点。

注:通常又是温度校准点。

3.12

热点 warm(W);high(H)

温度控制器调温机构设定的最高温度点。

注:W 用于制冷器,H 用于制热器。

3.13

强冷点 pull down;PD

调温机构设定的特低温度点。

注:通常是指不停机点。

3.14

强热点 pull up;PU

调温机构设定的特高温度点。

注:通常是指不开机点。

3.15

强制断开点 forced off

强制 OFF

调温机构设定的触头强制断开的位置。

3.16

强制接通点 forced on

强制 ON

调温机构设定的触头强制接通的位置。

GB/T 22688—2022

GB/T 22688—2022

3.17

除霜温度 defrost temperature;DEF

除霜结束,触头重新接通的温度。

3.18

信号接通温度 signal on;S.ON

信号触头接通的温度。

3.19

气体充入 gas charge

G 充入

加注过热蒸汽作为感温工质的方式。

3.20

液气充入 liquid-gas charge

L-G 充入

加注能在交叉环境下工作的饱和蒸汽作为感温工质的方式。

3.21

碳充入 carbon charge

C 充入

借助活性炭吸附气体原理工作,加注活性炭作为感温工质的方式。

3.22

液体充入 liquid charge

L 充入

借助液体膨胀原理工作,加注液体作为感温工质的方式。

4 分类与命名

4.1 按防触电保护分类

4.1.1 I 类温度控制器

没有特别说明,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应按I
类控制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温度控制器只具有工作
绝缘和基本绝缘。温度控制器应加接地保护措施,应有接地符号(对于装入式控制器,符号标志可用相

关文件代替)。

4.1.2 Ⅱ类温度控制器

根据特殊需要,温度控制器可按Ⅱ类控制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温度控制器具有加强绝缘或双

重绝缘。

4.1.3 Ⅲ类温度控制器

使用安全电压为 AC36V 以下或DC40V
以下的温度控制器,只具有基本绝缘,不加接地保护。

4.1.4 非电控温度控制器

执行元件为风门的温度控制器无须进行绝缘。

4.1.5 其他

按GB/T 14536.1—2008 中6.8进行分类的其他类别。

GB/T 22688—2022

4.2 按控温特性分类

具体见附录 A。

4.3 按自动动作特性分类

温度控制器属微断开或微切开操作2B 或 2C 型。

4.4 型号命名

温度控制器型号编制规则如图2所示。

style="width:11.0599in;height:5.11984in" />W

附加部分(由企业自定义)根据需要可设置1组到2组三位数字和/或
字母代表安装形式、毛细管长短、端子尺寸、动作温度不同等规格

改进设计号,以大写字母A,B,C…… 表示

对制冷器用温控器为冷点触头断开(风门全闭)温度,对制热器用温控器为热点触头断开温度

触头断开温度在0℃以下,用T表示;0℃以上不表示

产品特性系列型式类别,按4.2规定的代号表示

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缩写

基本部分

2 温度控制器型号编制规则

示例1:"WPF
29A"表示普通型温度控制器,冷点触头断开温度为-29℃,改进设计号为A。

示例2:"WK17C"
表示空调型温度控制器,冷点触头断开温度为17℃,改进设计号为C。

示例3:"WY85A"
表示体胀型温度控制器,热点触头断开温度为85℃,改进设计号为A。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电气额定值

5.1.1.1 额定电压

不大于690 V。

5.1.1.2 额定电流

按 GB/T762 的规定等级为(0.5)A,1A,2A,4A,5A,(6)A,8A,10 A,(15)A,16 A,20
A,25 A,

(32)A,40 A,50 A,63 A。

5.1.1.3 额定频率

50 Hz或60 Hz, 或直流。

GB/T 22688—2022

5.1.2 工作环境条件

5.1.2.1 环境温度

制冷器用: -35℃~55℃。

高温体胀型: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或产品图样规定。如不声明环境温度,则默认环境温度的最小
值为0℃,最大值为65℃。如申明其他温度值,则最大值(Tma)
不应小于65℃,最小值(Tmm) 不应大

于 0 ℃ 。

注:Ty 的首选值为65℃。

5.1.2.2 环境气压

在大气压为80 kPa~105kPa 范围内,温度控制器在101.32 kPa
条件下校准,在其他大气压下应进

行动作温度修正,但体胀式除外。

5.1.2.3 振动

不应大于10 m/s²。

5.1.2.4 冲击

不应大于500 m/s²。

5.1.2.5 环境相对湿度

不应大于95%。

5.1.2.6 周围空气

无易燃易爆、强烈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

5.1.2.7 其他环境条件要求

G
充入方式温度控制器环境条件应满足温度控制器主体部所处的周围温度(T、)大于温度控制器

感温部温包所在的周围温度(T,)。

5.1.3 端子形式、尺寸

端子形式、尺寸应符合GB/T 14536.1—2008中10.2.4规定。

5.1.4 支架优选形式

支架优选形式、安装参考尺寸见图3。

style="width:4.89338in;height:2.33354in" />style="width:2.4533in;height:2.2in" />style="width:3.13329in;height:2.44002in" />style="width:3.43333in;height:3.34664in" />

GB/T 22688—2022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4.85342in;height:2.39338in" />

a) b)

style="width:3.55998in;height:2.60678in" />

c) d)

3

5.1.5 调节轴优选形式、尺寸

图4给出了调节轴优选形式和典型尺寸。未注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3.4799in;height:3.25996in" />

a)

style="width:3.33987in;height:3.33344in" />

b)

style="width:3.24673in;height:3.36006in" />

c)

style="width:3.3534in;height:3.36006in" />

d) e) f)

4 调节轴优选形式及尺寸

GB/T 22688—2022

5.1.6 毛细管性能和长度

5.1.6.1 毛细管性能

毛细管性能应符合 NB/T 10093 的规定。

5.1.6.2 毛细管长度

长度由制造厂与用户共同商定,其允差不超过±50 mm, 但 G
充入方式温度控制器毛细管长度不

应小于150 mm。

5.2 性能要求

5.2.1 外观要求

5.2.1.1 温度控制器部件

不应有破裂、损伤、变形、凹坑。调节轴和端子牢固不松动,毛细管无影响泄漏的损伤,黏结剂无流

向其他部位,铭牌清晰。

5.2.1.2 结构尺寸

毛细管长度;调节轴方向、角度和尺寸;端子尺寸和安装支架尺寸等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图样要求。

5.2.1.3 黑色金属件

应进行防锈处理,不锈钢除外。防锈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斑点、针孔和气泡。

5.2.1.4 塑料件

外露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气泡、裂纹、夹缝及明显夹色和缩孔等缺陷。

5.2.2 环保要求

温度控制器应符合GB/T 26572 的要求。

5.2.3 动作温度特性

5.2.3.1 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

调整点动作温度或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表1所列数值。调整点可指定为正常点、冷点

或热点。其非调整点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2.5 K。

1
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

最大允许偏差

型式

P、D、H、C

S

X

K

M

ON

K

±1.0

±1.0

±1.0

±1.5

±2.0

OFF

K

±1.0

±1.0

±1.0

±1.0

GB/T 22688—2022

1
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 (续)

最大允许偏差

型式

P、D、H、C

S

X

K

M

DIFF

K

±1.0

DEF

K

±2.0

S.ON

K

±1.5

Amx

mm

±2.0

5.2.3.2 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

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表2所列数值。

2 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

最大允许偏差

K

温度范围

<55

≥55,<75

≥75,<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

调整点OFF

±3

±3

±4

±5

±6

±7

±8

非调整点OFF

±6

±7

±8

±9

±10

±11

±12

DIFF

1~8

2~8

2~9

2~14

2~18

2~23

2~28

5.2.4 重复性

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连续测试后允许偏差:

——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不应大于1 K;

——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不应大于表2所列调整点温度偏差的绝对值。

5.2.5 绝缘电阻

其值不应小于100 MΩ。

5.2.6 电气强度

按表3要求进行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GB/T 22688—2022

3 电气强度试验参数

控制器类型

产品额定电压U

V

施加电压位置

试验电压

(历时1min)

V

短时试验电压

(历时1s)

V

I类

温度控制器

U≤13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1500

18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600

750

130<U≤25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1800

22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600

750

250<U≤44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2000

25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900

1080

440<U≤69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2200

27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1380

1650

Ⅱ 类

温度控制器

U≤13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2660

32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300

360

130<U≤25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2900

35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600

750

250<U≤44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3500

4200

Ⅱ 类

温度控制器

250<U≤44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900

1080

440<U≤69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3800

46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1400

1680

Ⅲ类

温度控制器

AC,≤36

DC,≤40

端子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500

600

同极开路端子之间

500

600

其他分类

按GB/T 14536.1—2008中第13章的要求进行试验

5.2.7 耐 湿 热

本试验后,开路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 MQ。
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

应符合5.2.6的规定,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风门型温度控制器无此项要求。

风门型温度控制器进行湿热试验,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不应大于1.5
K, 且不产生机

械故障。其他各型式不做动作温度变化测试前后的比较。

5.2.8 耐低温

比较本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

— 风门型不应大于1.5 K;

——高温型和体胀型不应大于5 K;

——其余各型不应大于3 K, 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

5.2.9 耐高温

比较本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

GB/T 22688—2022

— 风门型不应大于1.5 K;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不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 K;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T;

——其余各型不应大于3 K, 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

5.2.10 耐冲击

比较本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

——风门型不应大于1.5 K;

—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不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 K;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T;

——其余各型不应大于3 K, 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

5.2.11 耐振动

比较本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

——风门型不应大于1.5 K;

—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不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 K;

—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超过100℃的体胀型不应大于5%T;

——其余各型不应大于3 K, 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

5.2.12 接线端子强度

试验后,接线端子应无损坏及影响使用的弯曲,且不应松动,绝缘物不应破坏。

5.2.13 调节轴终端强度

调节轴终端承受1 N ·m 的力矩,5 s 后,应无损伤。

5.2.14 调节轴操作力矩

操作力矩不应大于0.55 N ·m。

5.2.15 除霜轴强度

除霜轴轴向承受98 N 的力,5 s 后,应无影响使用的明显变形或弯曲。

5.2.16 除霜轴系统耐久性能

经3000个试验周期后,比较本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不应大于3K,
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

故障。

5.2.17 耐久性

按温度控制器的使用要求,对温度控制器调整点主触头进行阻性电流或冲击电流(或堵转电流)和
额定负载电流(或满负载电流)的耐久性试验,其电气和机械寿命次数不应小于宣称的要求或表4所列

数值,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

——风门型不应大于1.5 K;

—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不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 K;

——高温型最高动作温度(T) 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T;

— 其余型应不大于3 K, 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故障。

GB/T 22688—2022

4 耐久次数

级别标记

A

B

C

D

E

F

开闭次数

5×10'

10×10¹

20×10

30×10'

40×10'

50×10

5.2.18 温升

触头温升值不应超出下列数值:

a) 银及其合金材料:65 K;

b) 其他材料:40 K。

开关绝缘体最大温升不应超过20 K, 否则5.2.21 a)的耐热试验温度应是在T
条件下所测得的最

高温度再加上20 K。

5.2.19 标志耐磨性

对铭牌进行耐磨性试验后,其表面应无明显字迹脱落,标志应保持清晰可见,但轻微脱色可忽略不

计。用刻、铸、钢印等办法制成的标志,可不进行此项试验。

5.2.20 耐腐蚀性

对防锈零部件进行耐腐蚀试验,其表面应无生锈的痕迹,但在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能够擦掉的淡黄

色膜,可忽略不计。不锈钢和铜、银合金零件不进行此项试验。

5.2.21 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性能

开关绝缘体(陶瓷绝缘体除外)应满足:

a)
耐热:125℃(高温型和体胀型应取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或图样规定的主体部许用温度
Tmx+ 40℃);或在 Tmx 条件下所测得的最高温度再加上20 K
(见5.2.18);取二者中较高者;

b) 耐燃:阻燃性达到GB/T 11020—2005规定的 FV-0 等级;

c) 耐漏电起痕(PTI):175 V、250 V、400 V、600V
四档(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或图样确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环境条件

6.1.1.1 环境温度

一般:(25±10)℃。

特殊:

——C 充入、L 充入动作温度环境温度测试条件为(25±5)℃;

——G 充入、L-G 充入动作温度测试条件为 T、 -T,≥5℃。

6.1.1.2 相对湿度

45%~85%。

GB/T 22688—2022

6.1.1.3 标准试验大气压

101.32 kPa。

6.1.2 主要测量仪器和设备要求

6.1.2.1 电工仪表精度

型式试验不应低于0.5级,出厂试验不应低于1.0级。

6.1.2.2 测温计分辨度

型式试验不应大于0.1℃,出厂试验不应大于0.2℃。

6.1.2.3 温度试验槽

温度分布均匀,允许偏差±0.2℃。其变化速率:

—G 充入:不大于1 K/min;

——C 充入、L-G 充入、L 充入:不大干0.5 K/min。

6.2 试验方法

6.2.1 外观检查

6.2.1.1 观察

以目视观察。

6.2.1.2 工具测量

以通用或专用量具测量。

6.2.2 环保测试

按 GB/T 26572 的规定执行。

6.2.3 动作温度特性测试

6.2.3.1 准备

6.1.2.3 浸入[6.1.2.3](https://6.1.2.3

中制冷器用温控器毛细管浸没150 mm 以上,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毛细管浸没50
mm~100 mm。对

L-G 充入式,感温管需水平放入槽中,浸入时间不少于30 s(见图5)。

GB/T 22688—2022

style="width:8.29996in;height:5.62012in" />

标引序号说明:

1——感温介质;

2——测温计;

3——搅拌器;

4——感温管;

5——温度控制器主体部。

5 温度控制器测试简图

6.2.3.2 检查调整点温度特性

置温度控制器于调整点位置,温度由达到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位置时的低温开始上升(对高温型和
体胀型为达到触头断开时的高温开始下降),按温度从低到高上升(或从高到低下降)到触头接通或风门
全开位置,此后温度下降(或温度上升)到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位置作为一次,记录各次开点和停点温

度,连续测3次,取后两次算术平均值。

风门型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测试时,令调节轴成水平,风门盖板成垂直向上状(或按制造商提供的

说明书或图样规定的状态)。风门盖板全闭位置时可有不大于1.5 mm 不平度。

当大气压偏离标准值时,应按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安装接线图提供数据进行补偿。当环境温度偏离

标准值时,对C 充入式和 L
充入式产品应按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图样提供数据进行补偿。

6.2.3.3 检查非调整点温度特性

6.2.3.2 同法测3次,取后两次算术平均值。

6.2.3.4 对化霜复合型温度控制器

应测定除霜温度。每次测定开点和停点温度之后进行。温度由低温开始上升,当接近和低于摄氏

零度时,立即按下除霜按钮,继续升温即可测得相应点的除霜温度。

6.2.3.5 对信号复合型温度控制器

测定信号接通温度,应在测定主触点开点温度之后进行。

GB/T 22688—2022

6.2.3.6 对和动型和差动型

置两个感温管于两个不同温度的温度试验槽中,在试验条件下按6.2.3方法,或按制造商提供的说

明书和图样要求进行测试。

6.2.4 重复性试验

在6.2.3动作温度特性测试后进行,置温度控制器于调整点位置,按6.2.3方法连续测试10次,舍

去第一次值,比较动作温度前后最大变化值。

6.2.5 绝缘电阻测试

按 GB/T14536.1—2008
中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对温度控制器开路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支架之

间,用DC 500 V兆欧表进行测量。

6.2.6 电气强度试验

按 GB/T 14536.1—2008
中13.2的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对温度控制器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同极开

路端子之间施加规定电压。

6.2.7 湿热试验

按 GB/T 2423.3 规定的程序,置温度控制器于恒温恒湿箱中,预热4 h
后,将温度调到(40±2)℃, 相对湿度设定到90%~96%,经过48 h
试验后(此过程温度控制器不应出现凝露),按6.2.5和6.2.6方
法在箱内进行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对于风门型温度控制器,试验后置其于试验环境条件中,放置

不少于60 min,再进行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

6.2.8 低温试验

按 GB/T2423.1 规定的程序,置温度控制器于(一30±3)℃,持续16
h,然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中放

置不少于60 min,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

6.2.9 高温试验

按 GB/T2423.2
规定的程序和制造商提供的图样要求,对用于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置温度控制
器于主体最高允许温度±2℃的恒温箱中,持续16
h,然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中放置不少于60 min,再进

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

用于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置温度控制器于(60±2)℃的恒温箱中,持续16
h,按上法进行测试

比较。

6.2.10 冲击试验

按 GB/T2423.5
规定的程序,对温度控制器施以"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各1次

500 m/s²加速度冲击,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

为避免感温管和气室部分共振,应对温度控制器主体和感温管、风门等在适当位置加以固定。

6.2.11 振动试验

按 GB/T 2423.10规定的程序,对温度控制器施以可变频率为10 Hz~55
Hz,振幅为1 mm, 往复 时间为5 min,作"上下""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历时各1
h 的振动,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

取试验前后变化。

GB/T 22688—2022

同样,应对温度控制器各部分加以适当固定以防共振。

6.2.12 接线端子强度试验

把主体固定,分别施加于接线端子4个方向与端子垂直的力10 N,5s。
沿接线端子轴向施以表5

所列轴向力5 s 检查端子是否松动,绝缘物是否破坏。

5 端子轴向力

接线端子尺寸

mm

4.8×0.5

4.8×0.8

6.3×0.8

轴向推力

N

60

60

80

轴向拉力

N

50

50

70

6.2.13 调节轴终端强度试验

把温度控制器主体固定,将调节轴朝规定方向旋转到终端位置,对调节轴施以规定值的扭矩一次。

6.2.14 调节轴操作力矩试验

在6.1.1条件下,使调节轴左右回转,在调节范围内取3点~5点,通过转矩计测定其转矩,最大不

得超过规定值。

6.2.15 除霜轴强度试验

沿除霜轴轴向施加一次规定的力,在规定时间内除霜轴不应产生机械故障。

6.2.16 除霜轴系统耐久试验

将温度控制器调到调整点,不带负荷,以周期性气压改变法强制触头通断,当每次触头断开时,立即
按下除霜轴,气压回升到触头接通为一次,此后气压下降进行第二次循环。操作频率不应大于
20次/min,试验次数为规定次数,比较试验前后动作压力特性的变化值,再加以动作温度换算求取试验

前后动作温度变化值。

6.2.17 耐久性试验

在试验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器置于调整点,按各类温度控制器的要求,施以50
Hz 或60 Hz 正弦波
交流额定电压值和施以电感性负载电流(制冷器用,包括热泵)或电阻性负载电流(制热器用)作冲击电
流(或堵转电流)和/或额定电流(或满负载电流)的开闭试验,并且可以用周期性气压交变法强制触头通
断。其功率因数大小、开闭次数、开闭速率见表6,冲击电流大小见表7,求出试验前后变化值。或按

GB/T 14536.1—2008中第17章进行试验。

GB/T 22688—2022

6 耐久性试验的条件

分类

动作电流

负载功率因数

(cosp)

开闭次数

开闭速率"

次/min

动作时间"

S

制冷器用

ON

冲击电流

0.45±0.05

表4次数

或按宣称值

6

1

OFF

额定电流

0.75±0.05

9

制热器用

ON

额定电流

0.95±0.05

表4次数

或按宣称值

6

1

OFF

9

直流用

(阻性负载)

ON

额定电流

表4次数

或按宣称值

6

1

OFF

9

直流用

(电感性负载)

ON

冲击电流

表4次数

或按宣称值

6

1

OFF

额定电流

(或按规定)

9

冲击电流在ON动作后0.1s~0.3s内切换到额定电流。

速率和动作时间是采用周期性气压交变法的值;采用加热和冷却感温包法时,速率和动作时间不应高于表

中 值 。

7 额定电流和对应的冲击电流

单位为安培

额定电流

(0.5)

1

2

4

5

(6)

8

10

(15)

16

20

25

冲击

电流

交流电路

制冷器用

3

6

12

24

30

(36)

40

50

(60)

64

80

80

直流电路

电感性

负载

2.51、、101(或按规定)

注:“1、"非电机电感性负载额定电流,"1m”电动机负载额定电流。更大的额定电流和对应冲击电流由供需双方

商 定 。

使用直流电压的温度控制器,则施以额定电压值和表7所列冲击电流和额定电流作开闭试验,其开

闭次数、开闭速率见表6。

周期性气压交变法,是把温度控制器感温管末端切开,放掉感温工质,充以变化的压缩空气压力,以

模拟温度的变化而达到推动开关通断的目的。

触头接通所需的压缩空气压力按公式(1)计算:

Pom=Pme+0.05 ………………………… (1)

式中:

pon— 触头接通所需的压缩空气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Pom.e—
感温工质在调整点触头接通时饱和蒸汽相对压力计算值,由供方提供所有工质,从制冷手

册查出,单位为兆帕(MPa)。

触点断开所需要的压缩空气压力,按公式(2)计算:

Poff=poff.e 0.04 ………………………… (2)

式中:

poif——触点断开所需要的压缩空气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poff.e——感温工质在调整点触头断开时饱和蒸汽相对压力计算值,单位为兆帕(MPa)。

GB/T 22688—2022

在试验过程中,触头可有多次轻粘接,但不应有一次重粘接。所谓轻粘接,就是通过切断电源开关
可恢复触头的分断的粘接。重粘接就是通过切断电源开关不能恢复的分断的粘接,应检查波纹管或膜

盒,不应因疲劳破坏而造成泄漏。

对风门型温度控制器,同样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把感温筒切除,将温度控制器置于调整点,用周期性
气压交换法进行试验,使温度控制器风门从全闭和打开到最大开距Amx
进行往复动作。动作速率不大

于20次/min,动作次数为制造商提供的图样规定值。

加压范围:

——全闭工作压力应取小于或等于调整点全闭动作温度所对应的动作压力减去0.02
MPa;

——全开工作压力应取大于或等于调整点全开动作温度所对应的动作压力加上0.02
MPa。

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可用加热和冷却感温包办法,使温度控制器触头分断和接通,其试验方法同

前且符合表6和表7。

在试验开始时,1万次、5万次、10万次……各取数点,测量温度控制器调整点触头接通(或风门全
开位置)和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位置)的动作压力,每点测量三次,求出各次平均值。求取动作压力时,

应调整充气和排气空气压力的速率小于0.01 MPa/min。

求取试验前后动作压力的变化值,再换算成动作温度变化值。

6.2.18 温升试验

在6.2.17耐久性试验之后进行。按 GB/T14536.1—2008
第14章温升试验方法,在试验环境条件 下,令感温部处于 OFF
温度相差(5±1)℃的温度下(或对应的压力条件下)而触头仍处于闭合位置,给
主触头接线端子之间通以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或图样中规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持续通电,待各部

分温度大致稳定时,用热电偶法测定触头温升。

若直接测量触头温升有困难,可测量端子温升代替,测量点在端子上尽量靠近触头位置,端子温升

不应超过55 K。

其他有可能过热的部件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按GB/T 14536.1—2008第14章进行。

6.2.19 标志耐磨性试验

按GB/T 14536.1—2008 中7.4.1的标志的耐磨性试验、A.1 和 A.2
进行试验检查。

6.2.20 耐腐蚀性试验

应按GB/T 2423.17 的规定的程序进行,对防锈处理件连续雾化16
h,然后在纯水中漂洗,在常温

下放置1 h 再按5.2.20进行判定。

6.2.21 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试验

应按 GB/T 14536.1—2008
的规定对温度控制器微动开关绝缘体进行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的试
验,陶瓷材料的开关绝缘体不必做上述试验。

a) 耐热试验:按GB/T 14536.1—2008
中21.2.5和21.2.6规定的球压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b) 耐燃试验:取被试温度控制器开关盒试样,按 GB/T 2408
的规定进行垂直燃烧试验或按 GB/T 14536.1—2008 中21.2.3规定的D
类进行灼热丝试验。

c) 耐漏电起痕试验:取被试温度控制器开关盒,按 GB/T 4207—2012
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溶 液采用溶液 A,
将两电极置于开关盒表面相距(4.0±0.1)mm, 电极压力(1.0±0.05)N, 电极两
端接50 Hz 或60 Hz
正弦波交流电压,从零开始施加氯化铵水溶液,从表面上空30 mm~

40 mm高处,从两电极中间滴落,水滴容量20 mm³,
两滴间隔(30±5)s。调整回路电流为 (1.0±0.1)A,cos
为0.9~1,电路中应放置释放时间至少为0.5 s 的过流继电器。边滴边检

GB/T 22688—2022

查绝缘件表面,直到滴完50滴,应无击穿和燃烧产生。

7 检验规则

7.1 通则

温度控制器按本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温度控制器应设计和工艺评审、样机

和小批试制鉴定合格后,才能批量投产。温度控制器应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附有质量合格证。

7.2 环保测试

按6.2.2的规定不定期(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对产品进行环保测试。

7.3 出厂检验

7.3.1 抽样方案

按 GB/T 2828.1—2012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执行。

7.3.2 样本来源及检验项目

在生产车间提交的经测试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样本数,检验项目按表8展开。

8 检验项目

项 目

检验内容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AQL

备注

结构

外观

5.2.1.1

6.2.1.1

2.5

安装尺寸

5.2.1.2

6.2.1.2

2.5

符合制造商

提供的图样

金属件

5.2.1.3

6.2.1.1

2.5

塑料件

5.2.1.4

6.2.1.1

2.5

性能

动作温度

5.2.3

6.2.3

1.5

符合制造商

提供的图样

绝缘电阻

5.2.5

6.2.5

0.010

常态

电气强度

5.2.6

6.2.6

0.010

常态

7.3.3 需方验收

需方按出厂检验验收,若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需方可向供方在出厂检验项目中提出重点和重复检
验项目,可按GB/T 2828.1—2012
中有关规定抽样检验。检验批的批量和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共同

商定。

7.4 型式检验

7.4.1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作为新产品投产前;

—连续生产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

GB/T 22688—2022

—— 间隔一年以上再生产时;

——在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型式试验主检标准更新换版且内容有重大变化时;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4.2 抽样方式

采用GB/T 2829—2002规定:判别水平为1;不合格质量水平为 RQL=5.0。

采用二次抽样方案(见表9)。

9 抽样方案

抽样次序

抽样数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一次抽样

15只

0

2

二次抽样

15只

1

2

7.4.3 检验项目、顺序和样本分组数

按表10逐项分类分组进行,并按产品的品种不同,有所区别。风门型 WM,
序号4、5、14、15、17、
20、21、22不进行试验;序号14、15仅适用于化霜复合型 WS
进行试验;制热型,序号14、15不进行

试验。

根据供需双方议定可增减检验项目。

表10 检验和样本分组数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样本分组

要求

试验方法

1~3

4~6

7~9

10~12

13~15

分组检验顺序

1

外观

15

1

1

1

1

1

5.2.1

6.2.1

2

动作温度

15

2

2

2

2

2

5.2.3

6.2.3

3

重复性

15

3

3

3

3

3

5.2.4

6.2.4

4

绝缘电阻

15

4

4

4

4

4

5.2.5

6.2.5

5

电气强度

15

5

5

5

5

5

5.2.6

6.2.6

6

湿热试验

3

6

5.2.7

6.2.7

7

低温试验

3

6

5.2.8

6.2.8

8

高温试验

3

7

5.2.9

6.2.9

9

冲击试验

3

6

5.2.10

6.2.10

10

振动试验

3

7

5.2.11

6.2.11

11

接线端子强度

3

6

5.2.12

6.2.12

12

调节轴终端强度

3

7

5.2.13

6.2.13

13

调节轴转矩

3

8

5.2.14

6.2.14

14

除霜轴强度

3

9

5.2.15

6.2.15

GB/T 22688—2022

1 0 检验和样本分组数 (续)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样本分组

要求

试验方法

1~3

4~6

7~9

10~12

13~15

分组检验顺序

15

除霜系统耐久试验

3

10

5.2.16

6.2.16

16

耐久试验

3

6

5.2.17

6.2.17

17

温升试验

3

7

5.2.18

6.2.18

18

耐磨性试验

3

8

5.2.19

6.2.19

19

耐腐蚀性试验

防锈件各3件

5.2.20

6.2.20

20

耐热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3只

5.2.21a)

6.2.21a)

21

耐燃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3只

5.2.21b)

6.2.21b)

22

耐漏电起痕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5只

5.221c)

6.2.21c)

23

环保要求

按检测机构要求送样

5.2.2

6.2.2

7.4.4 判别方式

表10中序号4、5、20、21、22为重大缺陷,应全部通过;序号1、2、3及6~18样品数之和为15只,为

考核样品数,按表9进行判别;序号19~22各防锈件不合格判别的[Ac,Re]
值均为「0,17。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通则

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按 GB/T 22685 的规定。

8.2 标志

每只温度控制器在适当位置上固定铭牌,铭牌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商名称或注册商标;

——产品名称或型号;

——安全认证标志;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工作频率;

——产品批号或出厂日期。

8.3 包装

8.3.1 装箱要求

温度控制器连同检验合格证一齐装入小塑料薄膜袋中用纸板分隔,再装入大包装箱内,或采用其他

合适的包装方式,合格证应有下列标志:

— 制造商名称或注册商标;

— 产品名称或型号;

——检验员代号;

GB/T 22688—2022

—— 出厂日期。

8.3.2 包装箱

8.3.2.1 包装箱应有防潮防雨措施。

8.3.2.2 包装箱外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商名称、厂址;收货单位、地址;

——产品名称、型号;

— 认证标志;

——产品出厂批号;

——净重、毛重、数量;

——体积(长×宽×高);

—— 出厂日期;

——有“易碎物品”"怕雨”"怕晒""向上"等标记,并符合GB/T 191有关规定。

8.3.2.3
温度控制器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或使用安装(接线)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制造商名称、厂址;

- 产品名称和型号;

——动作温度特性;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开关形式;

——使用温度条件、主体部和感温部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冷点、正常点、热点等标志位置和调节位置;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安装使用方式;

——耐久次数(机械和电气寿命次数);

——防触电保护类别,没有特别说明即是I 类温控器;

——外形和安装尺寸;

—使用、维修和保管常识或附加说明及气压修正曲线。

8.4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重压、受潮、受热、曝晒、雨雪淋袭。

8.5 贮存

包装后温度控制器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无腐蚀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

GB/T 22688—2022

A

(资料性)

温度控制器控温特性分类表

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具体分类,见表 A.1。

A.1 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分类

名称

代号

特性

示意图(θ为调节轴转角)

普通型

P

转动调节轴时,ON和OFF动作温度同时变化,

DIFF基本恒定不变

.

l n l D

QN

Qr

0

定温复位型

D

ON动作温度恒定不变,转动调节轴时仅OFF动

作温度改变

7.

ON

Qp

0

化霜复合型

S

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除霜机构,低温下按下除 霜轴即进入OFF状态,直到上升到DEF温度则 复位到ON状态并恢复普通型的温度循环,DEF

动作温度恒定,不随调节轴转动而改变

7.

DEF

Ov

Q

0

GB/T 22688—2022

A.1 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分类 (续)

名称

代号

特性

示意图(θ为调节轴转角)

信号复合型

X

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信号开关,ON后若温度

继续升高,将使S.ON动作,用于故障报警

F F i D

SOv

Ov

Qp

0

风门型

M

一种根据温度来控制风门开度的比例控制装置, 用于风冷无霜冰箱的自动恒温控制。转动调节 轴时全开和全闭温度同时变化,DIFF基本恒定

不变

FULL OPEN

6

和动型

H

具有2个感温组件, 一个控制ON动作温度,另 一个控制OFF动作温度。通常用于双门直冷冰 箱的准确恒温控制,ON动作温度恒定不变,转动 调节轴时仅OFF动作温度改变,ON感温组件装

在冷藏室空间,OFF感温组件装在蒸发器表面

ON(T)

Okp

(%)

空调型

K

转动调节轴时ON和OFF动作温度同时变化, DIFF基本恒定不变。与普通型相比具有较大的

额定电流控制能力和较窄的DIFF温度

T

T

Oy

Q

0

GB/T 22688—2022

A.1 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分类 ( 续 )

名称

代号

特性

示意图(θ为调节轴转角)

差动型

C

具有2个感温组件,无调节轴,ON、OFF动作由2 个感温组件的温度差来控制。通常用于空调器 除霜的准确控制, 一个感温组件安装在蒸发器表 面,另一个感测环境温度

0

orf

液体膨胀型

Y

采用液体工质的温度控制器,转动调节轴时ON 和OFF动作温度同时变化,DIFF基本恒定不 变。通常用于制热控制,开关为温度上升断开, 调节轴顺时针转动时动作温度升高

F

F

I

D

o

0斗

θ

高温吸附型

G

采用C充入方式的温度控制器,转动调节轴时 ON和OFF动作温度同时变化,DIFF基本恒定 不变。通常用于电热水器制热控制,开关为温度

上升断开,调节轴顺时针转动时动作温度升高

F

F

I

o或

o

θ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2688-2022 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JSHLW 003—2023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通信安全架构规范.pdf